最近看了一本由最喜歡寫天オ傳記包括佛蘭克福,愛因斯坦和喬布斯等的作家Walter Issacson新書Leonardo da Vinci, 又是強調真正能改變世界的天オ一定懷有藝術揉合科技的自然能力,文理皆精之人。
天才與白痴
然而,很多世俗人愛說,天才與白痴,只是一線之差。我絕不同意這謬論,這是沒可能的。天才與白痴在一條直線上是左和右兩反向極端,怎會是一線之差呢?
放在任何領域,尤其是在高爾夫球上,又是一種技術揉合藝術的表現,天才就是天才!無論怎白痴,也不會變成天才!只有不明白天才的人,為了突出自己或酸葡萄,硬說天才的人接近白痴;或相反地為了同情白痴的人,給他們一些鼓勵,違心說他們可能是天才。
只是我們只一廂情願幻想天才和白痴是在曲線的兩端,把它扭彎多點便能啣接。現實上,我們都知道,天才的人,還要做出可以讓人看得見的成績,甚至可以留世和改變世界的,才能稱得上是天才;白痴的人,只可以說是混混噩噩一事無成地活着,等另一白痴的人去稱讚他是天才罷了。
我們應該說:「It takes a genius to understand another genius(只有天才,才會明白另個天才)」。如果天才這麼容易被人明白,怎算是天才?反之,白痴的人,我們幹嗎要花時間去明白他們?
我們常聽到球友說遇到位高球天才。凡打高球多年,最不喜愛聽到就是某人某人是什麼什麼天才。電視上看到的職業高球員,如老虎活士、米高遜、Justin Rose和Sergio Gracia等等一大堆球星名字,他們孩童時候不是每個都是天才嗎?還未算很多半途而棄或半浮半沉,名字沒人曉的職業球員,他們每位也曾經是天才!
天才只是一張入門券
天才其實亦沒大不了!天才只是為他們賺取了一張入門券。一個天才高爾夫球員還要後天不斷努力,再加點運氣才可贏點獎金養活自己,之後幸運點才能養妻活兒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君不見每次一些知名度不高的球手首次贏到冠軍時,他的妻兒定會熱淚盈眶,情不自禁地衝上來和他擁吻嗎?雙方互換的眼神像在說: 「好了!憑這筆獎金我們一家能撐下去了!當初我嫁給你是對的!」
始終,天才背後的血淚史,往往離不開幾個成長必經的階段包括挫敗、消極埋怨、自我懷疑、缺乏方向、和失自信等,能熬得過去的總算是火鳳凰重生。美國成千上萬拿了Q-School畢業資格的球員,默默地打各職業賽事,希望博出成績來。一位新球星的出現,一將功成萬骨枯!說得刻薄點,白痴的可能生活得舒逸點?!
另外,有些球友倒早明白了以上論調,但他們實在太愛高爾夫球,整天幻想一天可以踏上職業高爾夫之路,雖然肯定自己不是高爾夫白痴,但同時遺憾自己不是天才,勤奮有嘉,可惜成績不逮,時而有感而發,自怨自艾。
對着這些球友們,我只能說,我們不要忘記,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在天才與白痴之間的普通人。最適合普通人去做的事有三大前提:一是自己非常喜歡做的;其次是適合自己做,和最關鍵自己有能力做得好的。
知易行難,都市人每天做着的事,如能滿足以上三者之二,已應值得欣慰不已;如更能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,適當地做着自己非常喜歡做的事,一定會做得最好。找到了,值得恭喜之至,更可說是不枉此生。
找不到?試試高爾夫這選擇。高爾夫球是設計給普通人打的,只要你喜歡,無論能力如何,你也會適合;不是天才,找項普通人也會稱心滿意的事做也錯不了吧!(完)
#####
本文原於《Golf Digest/高球文摘》香港版刊出
[ #高球風雲 ]